皇帝侄儿拿我毫无办法 - 8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    久不答,声音更低,强自道:“他长得是不错,难怪你喜欢……你喜欢……就收到府里吧。”

    我不耐与他在君兰的话题上打转,开口道:“陛下。”

    谢明澜霍然一抬眼,眼中一时间竟似有许多情愫。

    我望着那双极熟悉的眸子,因喉咙干痛,只得慢慢道:“陛下不该和臣独居一室,陛下没有子嗣,其他亲王远在封地,若是此刻臣对您有不臣之心,陛下危矣。”

    窗外的月色映在谢明澜的眸子中,但那光亮终是一层一层地灰败了下来。

    闹了这一场,待到我能行动自如已经是月余后的事了。

    那日之后,谢明澜好像是真的被我这个小叔叔伤了心,未曾再来过,我着实清净了两天。

    我虽未对旁人说过,但是心中一直觉得我这个侄儿吧……依我看,并不是当明君的料,只是太子时洵去得早,又只有他一个儿子,没得选罢了。

    而这个惟一的儿子,其实也与太子时洵并不亲厚——当年谢明澜诞下之日,玉和的师父就曾舍命进言,这个孩子命格太锐,会方了谢时洵的寿。他说完,就丢了性命。

    而后……

    我拨了一下膝上斜架着的柏琴,一声凄凉琴声应动而响。

    而后,果然应谶。

    我裹着大氅,倚着门框坐在东宫门槛上,门槛内外都是空荡荡的,伺候的人都被我打发走了。

    这里自从太子时洵驾薨,便一直未有新的主人。

    只是不知为何这里竟然还存着一张柏琴,藏在深处,让我手欠翻了出来。

    这张柏琴倒不是小时候徐熙送我那张,依我看,它虽有些年头了,但做工用料十分精致上乘,绝不是徐熙送的那种市井随处可见的货色可比。

    我望着明月,触及了一些心事。

    去年今日此门中……

    我随手拨弹了一首曲子,只是心思飘忽,又多年不动琴了,只弹得断断续续,曲不成曲,调不成调。

    琴弦忽然一哑,我抚平琴弦,直到这院内又陷入寂静了,我道:“谁?”

    一人缓步从阴影处步到月色下,他长身玉立,微揖道:“下官见殿下抚琴,一时未敢打扰。殿下恕罪。”

    这人站得远,看不太清,但光听这么文绉绉的话,就知不是君兰和玉和。

    我笑道:“苏先生,外面冷,快进来吧。”

    这个苏喻也是无妄之灾,本来好好的按察使当着,仕途一片光明,就因为人家刚巧医术也好,便被谢明澜暂留在京内照看我的伤病,也不知以后是个什么前程。

    苏大儒泉下有知,一定又会用那种熟悉的复杂眼神盯着我。

    只是苏喻涵养甚好,心中怎么想的不知,他面上却是对此大不以为意,得体得要命。

    苏喻为我照例诊脉过后,又温言问了些类似“恢复得如何了”这类旁的,最后嘱咐了不可饮酒等诸事。

    我一一应了,他说完这些,却也没有如往常般有礼的告退。

    许是今日月色太好,让人多愁善感了些,他立在檐下,与我隔着门槛一内一外,他亦静静地望了许久的月亮,终是道:“宫廷之事,外臣本不该多言……”

    我将目光移到他面上,等着他的“但是”。

    “但是……”苏喻的相貌俊秀清雅,此刻却露出了略微疑惑的神情,道:“我这些年一直想不明白,圣英太子殿下为何对殿下您……另眼相看?”

    “为何另眼与我……我想,大约是柏琴。”

    “柏琴?”苏喻的目光落在我膝上。

    我回首向东宫内堂望去。

    不同于前些年刚修缮过的本堂,东宫自建成已有几百年,置身其中体会到一种古朴厚重之感,那是透不过气的重担,是在这里的历任主人无人能够逃避的命运。

    与徐熙胡闹那日的晚饭后,纵有千百个不情愿,我还是往东宫去了。

    彼时较之害怕,还是疑虑多些,只当太子殿下身为储君,与我这等无人在意的小皇子并没什么好说,最多就是看我今日表现得好,勉励几句就罢了吧?

    去时,谢时洵正在喝药,他虽唤我进去,却没有理我,我见东宫侍者人数甚多,却个个屏息凝神,静得仿佛此处只有谢时洵一个人。

    我亦不敢打扰,只得学了,在内堂角落垂手站着。

    待谢时洵喝完药,方看了我一眼,而后,他自案上丢来三本书,道:“三日之内背熟,且,需穷源竟委,不可糊弄蒙混,本宫会亲自抽查。明日起,你按上学时辰来东宫,平日这里上课议事,你便在旁听着,听不懂的放课后问本宫。本宫这里规矩多,你仔细着些。”

    他没说若是没背下来会怎样,但是我不敢问。

    见我不答,他不悦道:“明白了么?”

    我又是一呆,结结巴巴道:“这……太子哥哥,为、为什么是我……”

    “问得好。”谢时洵点头道:“手伸出来。”

    我惊愕之余却不敢违背他的命令,只得颤颤巍巍地伸出手端平。

    他略一抬手,身边那个清秀的小太监就会意奉上戒尺。

    一道破空之声,我冷汗顿冒。

    疼,怎么那么疼,我之前看伴读们挨打时,他们虽然都神情扭曲,但都还能撑住再来几下,约莫是都没有我今日这般疼,只这一下我就握着手缩在怀中,疼得俯下身去。

    但……问得好为什么还要打我……

    我哀怨地看了他一眼,这次却打死不敢问了。

    “你虽是个早慧有天资的,但小小年纪却凉薄无情,顽劣狡诈,念及你为母寻琴的孺慕之情,本性倒是不坏,只是若无人管教,以你的性子日后定将行差踏错步入歧途——既然师傅不敢打你,本宫来打,师傅不敢管教你,本宫来管教。若是以后改了,这下权当白挨的,可听明白了?”

    我心中巨震,日间在假山中与徐熙的口角竟是被他听了去!

    蓦然间心底凉了一片,按平常我本是不敢的,但是一想到若此时再不说,以后便真按他所说那般过下去,未免形同炼狱。

    我沉吟了一下,艰难笑道:“谢太子哥哥,只是师傅们说,东、东宫学的是治国御民之术,臣弟愚钝,觉得……旁、旁听不妥。”

    这下谢时洵连理都不理我了,起身便径自往后面去了。

    他身边那位清秀小太监走过来,对我低声道:“太子殿下已将此事回了陛下,陛下道‘修身治国平天下,既然是要教化万民,自幼弟始也是佳话’。殿下……您还是回禀了娘娘,明日早来吧……奴才名唤程恩,日后有什么需要尽管吩咐。”

    那一日,我失魂落魄地走出东宫,不知走了多久,忽地跌足道:“要什么柏琴!要什么柏琴!”

    苏喻叹道:“原来是这样一番过往。”

    他又望着我膝上的柏琴良久,温言

    

添加书签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